客服热线:18556869891

七旬摄影家40年跑遍方城16乡 成功保护佛沟摩崖石刻

2015-02-09来源:素食导航   
跑遍全县16乡
40年,1万张照片,千余幅见报作品,一部独特的城乡变迁史。72岁摄影家马俨鹏从1970年迷上新闻摄影,用多变的镜头佐证了历史。
如今,患肺癌的他正与病魔作斗争。而他期盼已久的首个摄影艺术展将于今日开展,众多压箱底的老照片成为展示城乡记忆的窗口。



骑行跑遍全县16乡镇560余村落
“我是学医的,这辈子跟新闻摄影真算有缘。”昨日中午,河南省人民医院病房内,72岁的摄影家马俨鹏躺在病床上,一瓶接一瓶地输液,去年6月至今,7次的手术介入,肺癌肝转移的折磨令他面容憔悴,但提及新闻摄影生涯,他的眼神里顿时闪耀起了光芒。
马俨鹏1943年8月出生于南阳方城县独树镇,兄弟姐妹7个,他排行最小,14岁离家求学,成为武汉一家医院的医生。不过,因父亲患病,母亲瘫痪,兄长均不在身边,为了照料父母,1969年他毅然放弃了武汉的待遇,选择了回乡,在县城医院做了一名医生。
1970年11月,当时县里一位领导到医院办公室看到了墙上挂的马俨鹏在《湖北日报》上刊登的新闻图片,对他刮目相看,第三天,他就按照领导指示到县委宣传部报到。
那年,他27岁。“搞新闻摄影可不轻松,山路崎岖,不通客车,全靠一辆自行车。”马俨鹏说,四里店乡神林村离县城七八十公里,他一早出发骑五六个小时才能到,汗流浃背,拍完相片回到家中就是三更半夜了。“近的也要二三十公里,不过那时候浑身都是劲儿。”
全县16个乡镇560余个行政村5000多个自然村,哪里有素材他就奔向哪里,全跑遍了。有时候遇上刮风下雨,乡路泥泞不堪,自行车骑不动,他就背着走。“实在背不动了,就暂存在老乡家,步行回去,一来一回,几十公里。典型人物、乡村趣闻,做了一一记录”。

成功保护佛沟摩崖石刻终生铭记
方城是个农业大县,马俨鹏自然将农村当作了摄影的主阵地。“新闻摄影在基层,在农村,在眼前,就看你如何发掘。”他说,自己出身农民家庭,农村的生活很了解,农村的变化也能看在眼里,“农民朋友很憨厚,很容易打交道,提供线索多。”
1972年,他在小史店乡寺门村采访时,一村民告诉他刻在大石块上的佛像被人破坏了,头、手都没了,挺可惜。他赶过去后,发现可能是极具价值的文物,就拍图向外发布,很快引起了领导重视。此后,佛沟摩崖石刻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让他很自豪。
“别人干新闻摄影,可能是几天、几个月或几年就不干了,我却干了一辈子。”马俨鹏说,起早贪黑地奔波,换来了一张张硕果。“拍照、冲洗都是自己干。”相片洗出来后,他配上文字说明,第二天就向各大报刊投稿。
从事新闻摄影工作40余载,他的千余幅作品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政协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农民报》、《南阳日报》等媒体刊发或被采用,多幅作品荣获国家、省市摄影奖项。他也连续7年获南阳地委颁发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一等奖。
马俨鹏工作扎实,先后做过干事到新闻科长、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方城县广播电视局局长等,并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这里还有个小插曲,1998年,尚不到退休年龄的他辞去局长职务,拿起相机像普通干事一样在大街小巷跑,传为佳话。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圣地泾川 再现千年窖藏真金贴面佛头像

上一篇:

上海龙华古寺举行迎新祈福暨大慈公益基金会成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