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556869891

河北临漳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发现印证古寺院建筑格局

2014-11-30来源:素食导航   

河北讯  记者从河北临漳县委宣传部获悉,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又有新发现,赵彭城北朝佛寺印证了由北魏时期流行的以塔为中心的前塔后殿单院式布局,向隋唐以后普遍出现的以佛殿为中心的多院多殿式布局的转变。

河北临漳古称“邺”,是曹魏至北齐六朝古都,邺城遗址位于该县城西南约20公里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1983年联合组成邺城考古队,开始对邺城遗址进行全面勘探、发掘,其中2002年发现的赵彭城北朝佛寺就是重要考古成果之一。2011至2012年,全面揭露了佛寺佛寺东南院北部大型建筑遗迹,并试掘了东南院南侧廊房式建筑遗迹。

经邺城考古队发掘发现,赵彭城北朝佛寺东南隅的东南院平面近方形,四面各由长约117米的廊房式建筑围合而成,院落中轴线北部有一座大型殿堂式建筑,两侧通过连廊式建筑与四周廊房相连。大型殿堂式建筑东西36.6米,南北23.4米,由地上夯土台基和地下夯土基础两部分组成。地上台基由整片夯土构筑而成,夯土台基上未发现柱础石或础石坑遗留,但在台基中部及东、西、北边缘零星发现多处柱洞的痕迹,大致6行7列共可确认37处。

在该建筑基址东西两侧的南半部各有一条连廊式建筑向东、西延展,并与东南院的东、西廊房相连接。连廊式建筑东西约28米,南北约7.5米。东南院四周的廊房建筑遗迹大多仅存夯土基础部分,东南院大型殿堂式建筑基础内部为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有8道南北向条夯土,可推测该建筑原为面阔七间的大型殿堂。若将夯土基槽推定为立柱位置,则8条南北向条形夯土可对应8列木柱。

邺南城赵彭城北朝佛寺是近年来佛寺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其布局与北魏时期前塔后殿式的寺院布局有所不同,显著特征是土木结构的方形木塔仍然占据着寺院的中心位置,但在塔后相应位置迄今尚未勘探出佛殿遗迹,而在南北中轴线最北端发掘一座大型殿堂的局部。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介绍,参考同时期文献《续高僧传》记载,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公元6世纪前后的寺院,此处殿堂遗迹为探讨北朝晚期寺院讲堂的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寺院东南隅和西南隅各有一座由廊房封闭的大型院落,院落中部偏北处建有大型佛殿,寺院的整体布局显示出多院多殿的特征。概括而言,赵彭城北朝佛寺印证了由北魏时期流行的以塔为中心的前塔后殿单院式布局,向隋唐以后普遍出现的以佛殿为中心的多院多殿式布局的转变,在中古寺院建筑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泉州南安雪峰禅寺隆重举行建寺1120周年庆典系列法会

上一篇:

首届安徽国际佛事文化用品展于11月28日在合肥盛大开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