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556869891

考古专家称:河北邺城出土“龙树背龛”式佛造像为“邺城模式”

2014-03-03来源:素食导航   
 新华网石家庄2月27日专电(记者 齐雷杰)2012年初,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一次发掘出土佛造像2895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震惊了世人。考古专家研究发现,众多珍贵佛造像中,“龙树背龛”式佛造像精美绝伦,称为“邺城模式”。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古称邺,曾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6个朝代都城,素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誉,曾在东魏、北齐时期因统治者尊崇佛教而成为全国佛教中心。
  2012年3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抢救发掘了邺城遗址东部一处“海量”佛造像埋藏坑。佛造像时代跨越东魏北齐至唐代初期,其数量、规模以及造型之精美,都堪称世所罕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南北朝、隋朝、唐初时期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博士表示,这批佛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其中“龙树背龛”式佛造像精美绝伦。据介绍,“龙树背龛”式造像是以菩提树作为一个背屏,用镂孔透雕的技术,雕刻有中国式的龙缠绕在树干上。多数佛造像还具有“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的特点,衣服紧贴在身体上,好像刚从水中出来,人体美感更为突出,中国古代文献上叫做“曹衣出水”。
  据何利群介绍,这种形式源于印度,同时结合了邺城当地的以菩提树作为背屏的形式和镂孔透雕技术,成为邺城的一种造像新样式,称之为“邺城模式”。这些佛造像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国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类型和题材提供了珍贵标本。
  记者从临漳县文物旅游局了解到,投资1亿元兴建的邺城佛教造像博物馆正在布展,将来游客可一睹佛造像风采。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延洞功夫团再现少林武术 佛教三宗将同台祈福

上一篇:

学诚法师:中国佛教界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