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象征意义的是鹿鸣馆,这座欧式风格建筑由井上馨(1836-1915)倡议建造。1863年井上馨偷渡到英国去留学,后来出任外务卿和第一任外务大臣。鹿鸣馆于1883年落成,用于举行欧式的社交舞会等,一时衣香鬓影,士女如云。建造鹿鸣馆,目的有两个,一是向洋人表示日本也有近代文明的玩意儿,使得洋人对日本刮目相看,缩小与日本人之间的距离,二是引导日本人逐渐走向西洋式的近代文明。不过,欧风美雨之后,也出现了国粹主义的反弹,鹿鸣馆的华丽场面,也只是局限于封有爵位的最上层人士,普通的民众一时还很难立即洋化。
不过,随着“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政策的推行,整个日本社会确实也在慢慢地向近代文明迈进。对民众而言,在实际生活上有直接感觉的,首先是饮食。
大约从8世纪的奈良时代开始,由于信仰佛教的历代天皇的倡导和命令,日本禁止捕杀和食用哺乳动物和家禽,这也造成了日本人一千多年来基本上不吃肉的历史。如今洋人在日本的登陆,带来了食肉的饮食习惯,福泽谕吉等也号召人们摈弃旧习,食用肉类,以强壮日本人的体格。于是1872年1月24日,在明治政府官员的鼓动和安排下,时年20岁的明治天皇为了奖励肉食,自己对负责宫廷膳食的膳宰下令,这一天试食牛肉,并通过《新闻杂志》等媒体向全国报道此事,昭示自天武天皇开始实行的肉食禁止令正式撤消,民众从此可以自由吃肉,不再有所忌讳。于是,牛肉咖喱饭、牛肉火锅等逐渐兴起,到了明治末年,肉食之风已经普及到乡村。
第二个大概是现代交通的建设。近代日本的领袖们很清楚,没有以铁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网的确立,现代国家和文明社会就是一句空话。于是日本筹措资金,请了洋人来做指导,于1872年建成了横滨至东京新桥间的第一条铁路。顺便提及,英商怡和洋行于1876年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因沿途居民强烈反对,清政府不得已花重金购回铁路后拆除。1889年,东京与神户之间的长距离铁路通车,这就是今天仍在使用的东海道本线,到了大正元年的1912年,通车里程已从1889年的1000多英里,达到了6000多英里(据海野福寿《日本历史⒅日清日俄战争》,集英社1992年,第134-136页),人们借助铁路,可以到达全国的大部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