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正感疑惑时,忽见老李的媳妇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过去,扶起她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站在大门口的儿子,也跟着进来懊恼的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跌倒!”
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的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如果一开始,拖地的婆婆就责怪跌倒的媳妇:“怎么走路不长眼睛,真是活该!”其它家人若不理会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么李家还会有温馨柔和的气氛吗?
大家也许有这样的经验,每当公共汽车客满时,大家都会争先恐后的要挤上去,还没挤上去的人这时会叫说:“再往前挤一挤吧!拜托拜托,再挤一挤我就能上去!”而一旦挤上公交车之后,人站在拥挤的车厢里,看着车门外络绎不绝的挤车人潮,立即又会喊说:“不要再上来了,真的挤不下了,再挤下去车子就要爆了!”
为什么同样一个场景,可是车里车外的心态却完全不一样呢?这是一般人只求自己好,缺少一颗为他人设想的心而已,如果大家能多一分体贴,多为对方着想,或许很多争端、误解、嫌隙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呀!
为人父母不免因疼爱孩子,总是竭尽所能地呵护他,想办法给他最好的,避免让他受委屈、受伤害,只是太过自我的心态,是不是能让孩子贴近幸福呢?前人留下的经验告诉我们“施比受更有福”,“快乐不在获得多少,而在付出多少”,“量大福就大”…可见教导孩子在心里面容纳更多的人,能多为他人的利益着想,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课题。有位妈妈就曾经送给孩子这项一生受用不尽的宝物。
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在屋子里走动,总像怕踩到地雷似的,要那样小心谨慎。”
妈妈笑了笑,说:“我们楼下不是也住着一户人家吗?”
女儿虽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仍觉得在自己家里,本来就应该可以随心所欲,轻松一点才是。
妈妈一副认真的表情,接着说:“咱们家的地板是楼下林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太大了,老人家受不了,如果吵醒了他们就一夜不得好眠呀!”
女孩撅着小嘴:“那为什么咱们楼上那家不这么想,他们总把声音弄得震天价响?”
妈妈说:“因为楼上有个三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蹦呀跳呀的需要运动嘛!”
小女孩一听,嘴撅得更高了:“那活该咱们家受委屈,吃大亏啰!”
妈妈摸摸孩子的头,笑容中带着坚定:“孩子,能为别人着想,这是人生第一等功夫呀!”
成全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给别人路走,我们就不需要争先恐后,也是文明社会的指标,也幸福人生必修的功课。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是成就自己人生的头等大事。